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壽豐分會幸福生活講座 暢談命運
2025-07-26
為落實佛法走入社區,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壽豐分會,7月25日於壽豐鄉碧蓮寺舉辦「一社區一蓮花」幸福生活講座,以論壇方式探討《幸福百法.命運》議題,吸引50位佛光人與社區長者到場聆聽。
講座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持,邀請花蓮第二分會會長蘇芳玉、花蓮第一分會會長林慶瑜、碧蓮寺主任委員吳進財等3位與談人。
張群引言,每個人的命運千差萬別,窮通禍福並非皆由命定。佛教觀點,種善因結善果,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廣結善緣,行善布施,行善積德,來改變命運增加福報。
蘇芳玉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〈改變命運的方法〉中提到,命運因人而異,有人一生遭遇許多折磨辛勞,有人平步青雲,有人樂天知命,有人則哀歎命苦。其實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。只要懂得轉彎,官場失意的才子也可以成為一代文豪;落魄的店小二也能成為企業家。提供四個改變命運的方法,可從改變「觀念、態度、習慣、人格」開始。
「觀念改變了、態度改變了,一切好運就會跟著來。」蘇芳玉說,要改變命運首先要改變觀念。透過自己與友人的生命故事,述說學佛後自己人生的改變,以前喜歡生悶氣,導致身體長腫瘤,學佛後盡量去看他人的優點,凡事往好處想,讓自己心情越來越開朗,身體越健康。並透過佛法引導好友,善巧地化解好友與其女兒間的嫌隙。
林慶瑜分享大師在〈如何改變命運?〉中提到,每個人的命運都不是別人所能控制的,命運乃自業所造,舉凡習慣、信仰、感情、權勢、欲望等,都可以左右一個人的命運。因此,一事一物、一人一財,只要能培養正確觀念、樹立堅定信仰、廣結善緣、嚴持清淨戒律,不但不為命運所控制,且能自由自在地改善命運。
「小時候的遭遇,造就堅強的自己。」林慶瑜分享成長心路歷程,10歲喪母,父親從軍長年在部隊裡,身為長女的他,童年時期就需承擔家務、照顧長兄及弟妹5人。又父親因病提早退伍,導致家境清寒,感謝榮民伯伯、鄰居及部落族人們幫忙度過有一餐沒一餐的困頓時日。國中畢業即踏出社會,一天打兩份工,認真的態度,讓自己很快地存夠自備款幫家人買了房子。加入佛光會後,不論會務或道場許多活動都盡量的參與以廣結善緣,做義工種福田、用行善累積福報。
「福報從哪裡來?」吳進財分享大師在電視弘法中提到,人活著就是一場修行,所謂種善因得善果,大師說,修行首先要種福田,常常做好事,就可以增加自身的福報。吳進財舉例,螞蟻報恩;幫助書生科考雖少寫一筆,照樣考上狀元的故事,說明養成行善的重要性。吳進財說,心存善念,凡事都往好的方面去做,績功累德福報就會悄悄的降臨。並不斷強調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」的觀念。
「改命不如改心。」張群結語,改心換性、回頭轉身,才是開創命運的良方。希望藉由講座內容能讓大家心靈層次獲得啟發及收穫,講座結束後,張群帶領大眾恭讀大師〈為社會大眾祈願文〉。
講座由國際佛光會檀講師張群主持,邀請花蓮第二分會會長蘇芳玉、花蓮第一分會會長林慶瑜、碧蓮寺主任委員吳進財等3位與談人。
張群引言,每個人的命運千差萬別,窮通禍福並非皆由命定。佛教觀點,種善因結善果,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廣結善緣,行善布施,行善積德,來改變命運增加福報。
蘇芳玉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在〈改變命運的方法〉中提到,命運因人而異,有人一生遭遇許多折磨辛勞,有人平步青雲,有人樂天知命,有人則哀歎命苦。其實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。只要懂得轉彎,官場失意的才子也可以成為一代文豪;落魄的店小二也能成為企業家。提供四個改變命運的方法,可從改變「觀念、態度、習慣、人格」開始。
「觀念改變了、態度改變了,一切好運就會跟著來。」蘇芳玉說,要改變命運首先要改變觀念。透過自己與友人的生命故事,述說學佛後自己人生的改變,以前喜歡生悶氣,導致身體長腫瘤,學佛後盡量去看他人的優點,凡事往好處想,讓自己心情越來越開朗,身體越健康。並透過佛法引導好友,善巧地化解好友與其女兒間的嫌隙。
林慶瑜分享大師在〈如何改變命運?〉中提到,每個人的命運都不是別人所能控制的,命運乃自業所造,舉凡習慣、信仰、感情、權勢、欲望等,都可以左右一個人的命運。因此,一事一物、一人一財,只要能培養正確觀念、樹立堅定信仰、廣結善緣、嚴持清淨戒律,不但不為命運所控制,且能自由自在地改善命運。
「小時候的遭遇,造就堅強的自己。」林慶瑜分享成長心路歷程,10歲喪母,父親從軍長年在部隊裡,身為長女的他,童年時期就需承擔家務、照顧長兄及弟妹5人。又父親因病提早退伍,導致家境清寒,感謝榮民伯伯、鄰居及部落族人們幫忙度過有一餐沒一餐的困頓時日。國中畢業即踏出社會,一天打兩份工,認真的態度,讓自己很快地存夠自備款幫家人買了房子。加入佛光會後,不論會務或道場許多活動都盡量的參與以廣結善緣,做義工種福田、用行善累積福報。
「福報從哪裡來?」吳進財分享大師在電視弘法中提到,人活著就是一場修行,所謂種善因得善果,大師說,修行首先要種福田,常常做好事,就可以增加自身的福報。吳進財舉例,螞蟻報恩;幫助書生科考雖少寫一筆,照樣考上狀元的故事,說明養成行善的重要性。吳進財說,心存善念,凡事都往好的方面去做,績功累德福報就會悄悄的降臨。並不斷強調「一分耕耘一分收獲」的觀念。
「改命不如改心。」張群結語,改心換性、回頭轉身,才是開創命運的良方。希望藉由講座內容能讓大家心靈層次獲得啟發及收穫,講座結束後,張群帶領大眾恭讀大師〈為社會大眾祈願文〉。
最新消息
波士頓中國城慶中秋 佛光人推廣三好四給精神
2025-08-13靈知學會參訪北雪梨佛光緣 學習三好運動
2025-08-13慧慈寺信眾跟著大師辦教育 分享歡喜布施的喜悅
2025-08-13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贈花蓮捷絲旅 安頓旅人身心
2025-08-13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有情與心識.談情說愛4-2
2025-08-13北區知賓培訓 以佛法慈悲與智慧廣度有緣人
2025-08-12西來大學市集美食、藝文兼備 社區溫馨交流
2025-08-12台北道場香積團十四周年慶 五十道創意素齋喜團圓
2025-08-12印尼蘇北協會第五分會三好動漫繪畫比賽 宣揚三好四給理念
2025-08-12小小演員大智慧 「兒童佛法故事劇場」南屏別院歡樂開演
2025-08-12
相
關
消
息